淺談如何做好車輛維修成本管控工作
發布:2019-08-29 19:15瀏覽:15282
來源:機務技術事業部
作者:趙紹儀
近年來,隨著公交集團新能源車、純電動車的廣泛應用,傳統的車輛維護修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,首當其沖的是傳統的機械配件由電子產品替代。因為大多配件由修理轉變為更換,所謂的修舊利廢幾乎成為一句蒼白的口號,這就要求各級管理人員、修理人員轉變觀念:將高保維護變為強制維護保養,引導駕駛員正確使用車輛、制定定期檢測、強制維護、視情修理、合理改造為主要內容的維修管理制度。在這里,我作為一名維修人員,簡單說一說我的經驗與做法:
一是把工作重點由修理轉移到強制做好維護保養上來,可以大大降低車輛故障率,減少小修壓力,避免總成件解體、更換造成的成本上升,杜絕以修代保、缺項維護等不良現象,樹立維護重于修理的理念;
二是做好維護保養是保障車輛技術狀況完好的有效手段,維護過程是發現、預防和排除故障的有利時機;
三是做好維護保養是節約成本的關鍵,二級維護加視情修理就克服了車輛大拆大卸或提前修理的財力浪費,避免總成件分解拆裝不當造成的人為損壞,延長總成件使用周期,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;
四是弊除完善舊的維修制度,全面實行視情修理,制定新的保修規范,取消高保項目,重視車輛維護工作,因為車輛維護次數的增加,必然帶動車輛完好率的上升,同理,車輛維修次數的減少,也必然帶動修理成本的節約;
五是各級管理人員、修理人員要正確區分理解維護與修理的本質不同,維護保養是以保持良好的車輛狀況為目的的,具有強制性;而修理是為恢復車輛技術狀況而進行的作業,是以恢復車輛技術狀況為目的的,具有不確定性;視情修理是根據車輛實際情況實施的有關作業;
六是維護與修理屬于不同的作業范圍,就是說強制維護不是強制修理,視情修理更不是壞了再修。材料把控,維修材料的具體使用權由運營公司、修理廠共同把關,做到維修與使用相互制約;
七是從生產實際出發,增加一些必要的保修設備,以提高工作效率、安全系數和降低修理人員的勞動強度。
如果把規范車輛維護保養制度比喻成人的生活觀念的改變,那么就是從養身到養生的轉變,人們通過科學飲食、科學鍛煉等等方式增強體質、預防疾病,以此達到益壽延年的效果;車輛的保養也是相同的道理,我們通過倡導規范的車輛維護保養流程、制度,達到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的目的,維護保養過程也是發現、預防和排除車輛故障的最佳時機。